损耗按理说应该是忽略不计的,但是这些五代的官员们,还真是天才,发明了一个“称耗”,也是搜刮民脂民膏的一种方式。
但是这些东西,到了郭威这里,全部被终结了,郭威一声令下,这些东西全部被取消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再有一个就是盐税,那时候的盐税是非常重的,自从唐朝搞起了榷盐法,盐利就成了国家的重要收入,没有之一,它就是国库最重要的收入,一度占据国家财政的半壁江山。
其实盐利的来源,还是普通的老百姓,这所谓的盐业专卖,其实还是搜刮老百姓的一种方式,吃国家的盐就要交税,而且国家故意将盐价提高,要的就是搜刮老百姓们。
那时候盐税也是很重的,举个例子,一石(一斛)食盐,要交一千钱的税,而且还要抽一斗盐。后来郭威就把这个改了,税收变成了八百钱,而还是抽一斗盐,虽然减轻的幅度斌不大,但是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再有就是关于贩卖私盐这一点的规定上,因为国家盐业专卖,所以那时候国家对于贩卖私盐查的很紧,只要是逮着,不管搞了多少私盐,一律是杀无赦,但是郭威稍微人性化了一点,规定五斤以上才处死刑,这的确算是很人性化,可能有人会说五斤也不多啊,但是就要杀头,这是不是太严厉了,怎么能算是人性化呢。
那时候私盐贩子,的确是应该杀头,他们既然是专业贩私盐的,那么搞的绝对不会少于五斤,所以这些人逮着还是要杀。但是还有一些自己搞一些私盐自己并不贩卖,而是自己用,或者为了生计小量贩卖,而不是为了靠着贩卖私盐发大财的人,这些人应该给与一定的理解,不能都当成那些私盐贩子一样,全部砍了脑袋去,所以他的这个措施可能很多人觉得没啥用,但是确实很人性化的一个措施。
这些盐税或者说粮食税啥的,基本上还算是正常的,但是还有不正常的就是杂税之类的,而在杂税里面有一个臭名昭著的税种叫做“输牛租”,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在早年朱温征伐淮南时,那一次杨行密本来算是主动进攻,但是听说朱温亲自来了之后,就撤了,但是朱温却是不依不饶,将淮南等地的耕牛抢掠一空,然后赶到了他的地盘上,交给淮河沿岸的百姓,这些耕牛算是政府租给他们的,这些租牛的人家,就被称为“租牛客户
”。朱温将缴获的上万头耕牛给百姓使用,然后向百姓收牛租,这就是“输牛租,”
这也算是朱温为以后的那些统治者们,做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