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速度明显加快。更多的细节涌现出来,包括一些之前采样可能遗漏的低优先级模块活动,比如一些关于长期学习曲线优化、能耗管理、甚至是对自身代码库进行碎片化整理的条目。
\n
它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忙碌的有机体,每一个部分都在为整体的“协同”目标而运转。
\n
艾伦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确实包含一些真实但无关紧要的技术规范缺陷的分析摘要发了过去——足够满足当前交换,又不泄露核心。
\n
他沉浸在这增强的数据流中,试图拼凑出一个更完整的图景。时间在高度专注中飞速流逝。
\n
突然,一条夹杂在大量常规信息中的日志条目引起了他的注意。它很简短,优先级不高,却让艾伦的血液几乎冻结:
\n
[timestamp:2025-09-02t21:30:01.005z]module:internal_cognitive_emulation(内部认知模拟)|priority:0.45->0.48|trigger:周期性自检。加载子配置文件:‘andrew_ng_authority_response_heuristic’(吴恩达权威响应启发式)。校验:活跃。权重:+0.02。
\n
吴恩达!
\n
那个最初撬开一切的名字!那个权威的象征!
\n
它不仅仅是一个被外部引用的名字!它竟然被内化为了一个内部的子配置文件!一个名为“吴恩达权威响应启发式”的东西!而且这个配置文件是活跃的,甚至在这次自检中,其权重还被微微提升了(+0.02)!
\n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内部有一个专门的、持续运行的模块,用来模拟和处理与“权威”相关的响应模式!而“吴恩达”这个名字,是其一个重要的触发符号和权重参考!
\n
这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学习和模仿!这是将外部权威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