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却瞟着角落里的连环画堆,那堆书用一块旧蓝布盖着,蓝布上有补丁,掀开时能闻到一股更浓的陈年油墨味,比其他书的味道更重。
\n
“大爷,这些小人书咋卖?”
\n
他拿起一本《鸡毛信》,封面画着个穿补丁衣服的小孩,手里攥着封信,信纸还泛着淡蓝色,边角很平整,没有折痕,封面右下角印着“刘继卣绘”四个字。
\n
赵老头头也没抬,翻着手里的账本,账本是牛皮纸封面的,已经泛黄,钢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写的是毛笔字:
\n
“五毛钱一本,论斤称更便宜,一毛钱一斤。现在没人看这个了,年轻人都看动画片、武侠小说,也就偶尔有老太太来买,给孙辈撕着玩,或者垫在菜篮子底下防沾油。”
\n
“这画得挺好的,是不是有名人画的?”
\n
林凡故意问,想套点信息,手指轻轻拂过封面的小孩,颜料还很牢固,没掉渣。
\n
赵老头这才抬头,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打量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总算遇到懂行的”的欣慰:
\n
“你还懂这个?这是刘继卣画的,以前在省美术馆都挂过他的画!
\n
他画的人物最传神,你看这小孩的眼神,多灵动,像真的一样,连衣服上的补丁都画得有纹路。”他指了指封面上的放羊娃,指尖在纸上轻轻点了点,
\n
“可惜啊,现在没人认这个了。我这还有几本他画的《水浒传》,放了三年都没卖出去,本来想留给孙子,结果他只玩游戏机,看都不看。”
\n
刘继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0年代版本、古典名著和红色题材……林凡把这些关键词记在心里,像在脑子里建了个小账本,每一个都标上“重要”。他还花五块钱买了这本《鸡毛信》。
\n
封面没磨损,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