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考中科举,当上官,就能让娘和弟妹过上好日子,甚至让没落的李家重新振作。
\n
他没想到,令狐楚的“赏识”,其实是一颗“定时炸弹”——因为令狐楚是“牛党”,而李商隐后来的人生,全被“牛李党争”这摊浑水给搅乱了。
\n
简单说,“牛李党争”就是唐朝中后期,以牛僧孺为代表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代表的“李党”,为了争权夺利,斗了四十多年。两派就像水火不容的“仇家”,你支持的我就反对,你提拔的人我就打压。而李商隐,偏偏成了夹在中间的“倒霉蛋”。
\n
令狐楚对李商隐好,没过几年,令狐楚就去世了。这时候的李商隐,刚满20岁,正准备考科举——没有了令狐楚的庇护,他只能靠自己。
\n
第一次考科举,他落榜了。不是因为才华不够,而是因为“牛党”的人觉得:“令狐楚走了,这小子跟咱们没那么近了,没必要帮他。”而“李党”的人呢,觉得他是“牛党”出来的,更不会帮他。李商隐继续苦读,直到25岁,才考中了进士。
\n
考中进士的那天,他第一件事就是跑回家,跪在娘面前哭:“娘,我考上了!咱家有希望了!”他没想到,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
\n
考中进士后,李商隐需要找个官员推荐,才能正式当官。这时候,另一位大官王茂元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王茂元是“李党”的人,官至泾原节度使,他特别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不仅推荐他当官,还想把女儿嫁给她。
\n
李商隐犹豫过——他知道王茂元是“李党”,而自己是被“牛党”的令狐楚培养起来的。要是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牛党”的人肯定会骂他“忘恩负义”;要是拒绝,他可能连个当官的机会都没有,“振兴家族”的梦想就彻底泡汤了。
\n
最后,他还是答应了这门亲事。他想:“我靠的是自己的才华当官,又不是靠党争。只要我好好做事,总能被人理解吧?”
\n
现实比他想的残酷多了。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