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放下过书。晚上家里没钱点灯,他就借着邻居家的灯光看书;白天干活间隙,他就把书揣在怀里,有空就掏出来读两页。他娘看着心疼,劝他“别这么拼了,先顾着吃饭”,他却摇摇头说:“娘,我好好读书,才能让咱们家好过点。”
\n
老天爷没辜负他的苦。16岁那年,他写了《才论》和《圣论》两篇文章,把自己对时事、对圣人之道的想法全写了进去。文章传到了当地官员手里,有人一看就惊了:“这哪是个少年写的?比那些老秀才写得还好!”
\n
就这么着,“李商隐有才”的名声慢慢传了出去。这时候的他,就像在黑暗里走了好久,终于看到了一点光——他知道,靠读书,他说不定真能让家里翻身。
\n
遇到令狐楚:终于有了“伯乐”,却也埋下了“祸根”
\n
真正改变李商隐命运的,是他遇到了令狐楚。
\n
令狐楚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唐朝的大官,当过宰相,还是“牛党”(以牛僧孺为首的政治派别)的核心人物。他听说有个叫李商隐的少年很有才,就特意召见了他。一见面,令狐楚就让李商隐写篇文章,李商隐拿起笔,没一会儿就写好了。令狐楚一看,字写得漂亮,道理说得透彻,当场就拍了桌子:“好小子!跟我学写骈文(唐朝官场常用的文体),我教你!”
\n
这对李商隐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令狐楚不仅教他写文章,还管他的吃穿用度,给他零花钱,让他安心准备科举。有时候令狐楚出差,还会带着李商隐,让他见见世面,跟其他官员认识认识。
\n
李商隐特别感激令狐楚,把他当成亲爹一样对待。令狐楚也喜欢这个懂事又有才的孩子,常跟别人说:“商隐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文章越写越好,科举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他觉得,离“让家里好过点”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n
他没意识到,令狐楚的“牛党”身份,给他埋下了“祸根”。唐朝中后期的“牛李党争”,比现在的职场斗争狠多了:牛党和“李党”(以李德裕为首的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