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就像死对头,你提拔的人我就打压,你支持的政策我就反对,连跟对方走得近都不行。令狐楚是牛党大佬,李商隐跟着他,自然就被贴上了“牛党人”的标签——后来的一件事,让他彻底成了“两党都不待见”的人。
\n
26岁中进士:刚高兴没几天,就栽进了党争的坑
\n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26岁的李商隐考中了进士。放榜那天,他拿着榜单,手都在抖,第一时间跑回家报喜——娘抱着他哭了,弟弟妹妹围着他笑,家里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n
高兴的日子还没过去,麻烦就来了。他在一次宴会上,认识了李党官员王茂元。王茂元特别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不仅跟他聊得很投机,还想把女儿嫁给她。
\n
李商隐当时没多想:王茂元是大官,人又好,他的女儿肯定也不错;而且刚中进士,要是能娶王茂元的女儿,对仕途也有帮助。于是,他就答应了这门亲事,风风光光地娶了王氏。
\n
这桩婚事,在牛党眼里,就是“忘恩负义”——你李商隐是令狐楚(牛党)教出来的,现在居然娶李党人的女儿,不是叛徒是什么?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后来也成了牛党大佬)更是气得不行,觉得李商隐“白眼狼”,再也不跟他来往了。
\n
这边牛党把他当成“叛徒”,那边李党也没把他当成“自己人”——李党觉得,李商隐本来是牛党那边的,现在嫁过来,说不定是牛党派来的“卧底”,根本不信任他。
\n
就这么着,李商隐成了“两头不是人”:牛党打压他,不让他当大官;李党怀疑他,不给他人脉支持。他虽然中了进士,却只能当些没实权的小官,比如秘书省校书郎(相当于现在的图书管理员)、弘农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副局长),干的都是杂活,根本没机会施展才华。
\n
有一次,李商隐想给令狐绹写封信,解释一下不是故意“背叛”,令狐绹连信都没拆,直接退了回去。李商隐拿着退回来的信,坐在桌子前,看着写的诗,心里又委屈又难过——他想娶个喜欢的人,想好好当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