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他的眼睛,像一台最高精度的扫描仪,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信息。
\n
他的耳朵,则像雷达一样,捕捉着所有有价值的对话。
\n
他看到一个穿着汗衫的贩子,对着一车番茄挑三拣四,把价格从一毛两角,硬生生压到了一毛钱,而那个老实的菜农,因为怕天热了番茄放不住,只能咬牙答应。
\n
他又看到另一个戴着草帽的贩子,递给一个菜农一支“红塔山”香烟,两人称兄道弟地聊了几句,最后以一个比市价低一分钱的价格,包圆了一车品相极好的青椒。
\n
李谨诚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切记在心里。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
\n
-番茄:品相一般,一毛;品相好,一毛两角。菜农老实,可压价。
\n
-青椒:均价九分。脸熟、会拉关系,有优势。
\n
-黄瓜:普遍八分。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菜最新鲜,但不让挑,要价八分五,不还价。性格倔,但货好。
\n
他不仅记价格,还记人。
\n
他发现,那些天不亮就赶到市场的第一批菜农,菜品往往最新鲜,但因为急着卖完回家干农活,价格上反而有商量的余地。而那些***点钟才慢悠悠到场的,很多都是“二手贩子”,他们的菜是从更远的产地批发来的,价格高,而且油滑得很。
\n
一个上午的时间,李谨诚几乎把整个市场逛了个遍。他甚至没花一分钱,就摸清了十几种主流蔬菜的底价、质量辨别方法,以及至少五六个值得长期合作的、朴实菜农的相貌和摊位大概位置。
\n
他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三页纸。那上面,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一张通往财富的、最精准的藏宝图。
\n
下午,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