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杭绸,腰间悬着的双鱼玉佩温润通透,走动时“叮咚”作响,清脆得像山涧泉水滴落青石。
\n
他站在书院门口时,手里还转着支玉簪玩,阳光照在他发间,连碎发都闪着光,引得正在背书的同窗们都直愣愣地看。李子玉忍不住啧了声:“这模样,比画里的仙童还好看,怕是月宫里的玉兔下凡了。”
\n
院长亲自把他领到讲堂,脸上的笑意比往日接待乡绅时还亲切:“这位是苏文砚,从江南来,暂在咱们书院借读备考。”说罢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赞许,仿佛得了块稀世的宝玉。
\n
苏文砚蹦跳着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时辫子都跟着甩动,“晚生苏文砚,见过诸位同窗!”,说话时眼睛弯成月牙,嘴角总挂着笑意,明明是初次见面,却让人觉得亲近得很,像早就认识的邻家弟弟。
\n
更让人咋舌的是先生和院长对他的格外关照。院长不仅把最靠窗、光线最好的位置给了他,连后院的楼舍都是单独一间,还特意嘱咐厨房:“苏公子爱吃甜口,每日加碟桂花糖糕,要现蒸的,凉了就不好吃了。”李老先生讲课时,目光总在他身上打转,提问都是“诗词对仗”“典故出处”这类轻松题目,不像考我们时,非问“农桑利弊”“赋税改革”这般沉重的议题。
\n
有次苏文砚随手在废纸角画了只雀鸟,几笔便勾勒出灵动的模样,先生竟拿着端详半天,赞他“灵气逼人,那宝贝劲儿,比看王骞舟的策论还上心。
\n
同窗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张明远凑到我耳边,“你看他腰间玉佩,还有那袖口暗纹,定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说不定是哪个大官的亲戚。”话虽如此,却没人真反感,这苏文砚虽看着娇贵,性子却活泛得很,没有半分富家子弟的傲气。
\n
有同窗借他的描红本,他直接塞人怀里:“拿去看,送你了!我还有好多呢。”见我冻得搓手,二话不说把暖手炉塞过来,自己揣着袖子蹦跳取暖,鼻尖冻得红红的也不在意。他写字时笔走龙蛇,带着股江南学子的潇洒劲儿,连向来挑剔的李子玉,都趁他不在偷偷翻他的字帖,边看边咂嘴:“这字真俊!比先生的还飘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