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脉清晰如昨,“这个送你作生辰礼,好好读,里头有为人处世的道理,比考功名更重要。”
\n
同窗们也围了过来。张明远塞给我半块桂花糕,油纸里还带着余温,是他娘今早刚蒸的;李子玉扔来一个新墨锭,墨香混着松烟味,在空气里漫开;王骞舟则拍着我的肩,笑着说:“等考完乡试,我请你去聚福楼吃酒,点你最爱吃的红烧鱼,让掌柜多放辣。”
\n
书堂里的欢笑声惊起檐下的麻雀,我摸着怀里温热的书卷,突然觉得这十年的时光没有虚度,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攒下了沉甸甸的情谊,像冬日的炭火,暖着往后的路。
\n
傍晚回家时,娘在门口盼着,手里提着个小小的布包,布角缝着细密的针脚。
\n
“生辰总得有点念想,”她打开布包,里面是双新做的布鞋,针脚密得像撒在布上的星子,鞋头还绣着简单的云纹,“知道你要去乡试,穿新鞋走新路,顺顺当当的。”
\n
我把脚伸进去,大小刚刚好,鞋底软软的纳了千层底,每一层都裹着娘的心意,像是踩着十年的光阴,稳稳当当通向未来。
\n
夜里我坐在灯下,摩挲着先生送的文集,看着娘做的新鞋,碗里汤饼的香气仿佛还在鼻尖萦绕。
\n
窗外的月光落在书案上,我铺开宣纸,在砚台里细细研墨。
\n
吃了这碗汤饼,往后的日子定能长寿健康,无病无灾,在求学路上稳稳当当,不负这十年光阴,不负身边人的牵挂。
\n
乡试开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书堂里的气氛也日渐紧张。同窗们都埋首于典籍之中,连平日里最爱打闹的张明远,也整日抱着书籍不肯撒手,眉头皱得像书案上的墨疙瘩。就在这备考的关键月份,书院里却来了位特殊的新客,像一缕清风突然吹进了埋头苦读的书斋。
\n
那是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生得眉弯似月,他皮肤白得像刚剥壳的荔枝,身上那件月白长衫虽看着素雅,料子却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