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之北大漠之南向来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甌脱地带。
豪强、细民两大社会阶层的分化的同时,他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却產生了另一个方向的潮流,既有別於草原上放牧的蠕蠕,也有別於山南塞內的鲜卑同族和汉人。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宗教信仰。
乐举煽动镇兵起义时指出镇將官吏逼迫他们去修葺城池和营建官衙,却毫不提官衙东侧的佛寺。因为怀荒镇比武川、怀朔更靠近富饶的河北大地,也更快地接受佛教的信仰。
虽然镇兵们依旧崇信巫术、占卜等原始信仰,无论娶妻盖房都会事先占卜一番,但是佛教也越来越侵入了日常生活。
怀荒人的葬礼习俗就是明证。亲人去世后他们一般会请来巫师占卜出殯的日期、埋葬地点以及哪些人可以或是不可以参加隨后的一系列仪式。而当死者家属抬棺出门后,又会先抬到寺庙中请求比丘诵经祝福,然后再由比丘带领绕城內一圈后前往死者最终埋葬安息之处。
不过这世上有组织总是胜过无组织。
虽然寺庙里只有几个比丘,但也比平时放羊兼职占卜的巫师们有力量的多。
所以不管是镇兵推举,还是死难者丧事的操办,人们都似乎忘记了巫师的存在而首先找到了比丘们的首领——智源和尚。
死难者的集体丧事简陋但又不失隆重,在昨天下午简单收敛好死者遗体后,家属纷纷將遗体统一安置在了官寺前。
乐举兄弟俩同其他人一样身著孝服,向前来帮忙的邻居行礼然后回身带领眾人向死者磕头,接著就招呼眾人起灵抬棺。
说是抬棺其实不太准確,因为绝大多数镇兵都没有余財早早为家人准备好薄棺,绝大多数遗体身上甚至连一块像样的白布都没有仅仅是拿了一张帕子大小的粗布遮住面容然后放在临时打造的担架上。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