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一个镇兵走在最前面打著白幡,乐举、乐起和徐颖、慕容武分別扛起一副担架一角上肩便走出官寺——这位死者无亲无故,所以由乐举等人为他送行。
镇上的打更人跟在后头敲响了梆子:“诸家有孝,眾亲往送。今脱苦海,明登极乐。呵!起灵也!”
起初送葬的队伍仅有这六人,不过隨著一声声梆子的提醒,其余死者的家属也抬起了担架,而还有更多的人空手跟在了后面。
乐起勉强回头看去,乌泱泱的人群儘是来自城北拖家带口的细民。这不仅仅归功於死者的遗德,更是得益於乐举的多年来的好品德。
乐举自接过亡父的怀荒镇户曹史职位后,一直保持著谦逊有礼的作风,无论是起科租税还是带人办差都能儘量体谅、宽容生活窘迫的细民,纵然家资浅薄,也时常拿出微薄的俸禄接济周围邻居。
明明有著魁梧的身躯和矫健的弓马身手,却从不用来逞强斗狠或是欺凌弱者。前日又因为细民仗义执言而下狱,大家的敬佩在昨夜动乱后的迷茫的交织下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似乎从此刻起乐举的一切缺点都被遗忘掉了。
当送灵的队伍到达城中寺庙后,乐举等人小心地將担架置於佛堂地面,向著早已等候多时的智源和尚合什行礼。智源和尚点头示意,左手扶在棺木上,右手立掌拨动念珠唱道: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南无阿弥多婆夜...娑婆訶...”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地藏,是南阎浮提眾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脱之。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嘱於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