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以下讲修行:
\n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
\n
这个地方讲到正行,正行当中先讲观想正报。前面讲到心理的准备,厌离三界的色身,好乐净土的法性生身;第二个、你要生起一个度众生的心,而求生净土。
\n
这以下讲到正行,你这个时候要怎么缘呢?要缘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功德怎么缘呢?或者缘法身,我们讲实相念佛,你思维阿弥陀佛的心是我空、法空的,我的心也是我空、法空的,所以自他不二,这个是缘法身,这个是实相念佛。能念所念性空寂,这个就是思维法身。
\n
报身,前面是理观,这个等是应化身,这两个都是事相上的观察,观想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或者是观察应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总而言之,观察色身的两个重点:第一个金色,第二个光明。
\n
所以观想念佛,第一个是他的身相,第二个是身相所释放出来的光明。比如说八万四千相,这相有种种的好,重点就是你观这个相好,一定要有光明相出来。
\n
这个是讲观想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我们再看依报:
\n
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观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
\n
这个是观想依报庄严。
\n
正报观察以后,观察依报,观察这个净土。经典上说:生处的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或者住处宫殿的庄严,这个经典上讲很多。那这个地方讲常行念佛三昧,早期的念佛是定心念佛,当然这个标准是高了一点。这个地方讲到正行,就是观想极乐世界正报、依报的庄严,这以下讲助行:
\n
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