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钱,都不能称豪…倒是五都的冶铁业,尤其是邯郸铁业,我孤陋寡闻丶知晓不多,能否详细讲讲?」
「哈哈!小张符师,我一介商贾,哪里敢称『公』?你我都信奉黄天,互相亲近,叫我声赵阿公就好!」
大商赵冶捋了捋长须,脸上有些高兴。他穿着文士长衣,戴着冠帽,举止打扮都向士族靠拢。哪怕是开口讲话,也要像士人那样引经据典,尽量显出文化来。
「五都冶铁,洛阳自不必提,一直是天下之中心,从东周那会就是了。我邯郸冶铁,就是『赵铁』,大兴于战国时的赵国,一向是产矿众多丶规模庞大,供应整个大河以北!」
「而临淄冶铁,则是『齐铁』,兴于春秋齐国。年头上要久些,但铁矿上要差些。而齐地砍伐太久,木炭难寻。到了眼下,这规模就比不过前汉了…」
「至于宛铁,前汉时才由官府大力官营。武帝尤其重视,派出信重的酷吏管辖。而我中汉也同样,以宛铁为官营重点,算是天下规模最大的产铁地。」
「最后的成都蜀铁,则起于前秦,一向以工艺精湛闻名。那里的工坊,既能冶铁丶也能冶铜…嗯,也就是铸钱。却让人好生羡慕!」
听到这「五都」的名号,张承负若有所思。乱世将至,钱粮与军备,就是割据一方最重要的根本。如此看来,司隶洛阳丶冀州邯郸丶青州临淄丶荆州南阳丶益州成都,都有钱粮丶兵甲之利,最能够支撑起一方大的势力。所以,这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商赵冶看了眼倾听深思的「小张符师」,自得一笑,又继续道。
「前汉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就有记过,『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早在秦前战国,我这邯郸,就有铁业的豪商郭氏,富可敌国!只不过到了前汉,武帝官山海,把冶铁丶打铁丶贩卖铁器的行当,全部收为官府所有!」
「那时候,前汉朝廷的官府,不仅严禁私人开矿,更禁止民间的铁器售卖。这邯郸的铁商们,也被官府盘剥的够呛,几乎一蹶不振…」
说到「武帝官山海」,大商赵冶摇了摇头,脸上显出明显的厌恶。作为铁业大商,他自然有明确的立场。
武帝时期的商贾,完全就是朝廷搜刮钱粮的对象。他们毫无政治地位可言,动辄有酷吏上门,破家灭门的比比皆是。而武帝死后,虽然稍有放宽,但西汉一朝都延续着「官营铁业」,压制民间私营。
直到光武中兴东汉,商人们的好日子才算是到了!不仅世家大族们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