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看见他,一时心里倒有了个主张,便对赵珩丰道:“你二叔信上说,上个月你二婶没了。朝里事忙我也不便走开,你且向礼部告个假,去余庭吊一吊你二婶,也是晚辈一片孝心。”赵珩丰应道:“是,儿子明日一早便去礼部告假。”
赵醒斋见左右无人,向赵珩丰招一招手,示意他近前来,压下了声音又道:“想必你也猜到了,南边的事很不好。你二叔不便出面,别人我又不放心,还是你去过问一下,也是一番历练。我这里修书一封,你一并给你二叔带去。”赵珩丰心中十分不情愿,却又不敢违抗父亲,沉吟一下道:“父亲,此事若儿子出面,不是更让人坐实了咱们赵家?”赵醒斋道:“场面上还是封定于做主,你不必露面。你此去明是协助,暗是警示——让他们不敢暗做手脚。”说罢端起茶来啜了一口,又用手指理理鬓角,方缓缓的道:“如今正是最要紧的时候,左右多少眼睛都指着看咱们赵家的笑话,你此去需随机应变,千万不能露出破绽。等皇帝亲政我便上疏请辞,咱们看着上边的动作再作打算吧。”
赵珩丰第二天一早便到礼部告了假,只带了两名亲随,连夜赶路,七月初便到达余庭。他为叔母吊了孝,归途中由肃安悄悄往西一拐,只两天便赶到打铜城。在城中处置完父亲吩咐的诸项事务,旋即动身返回章平。往北走了二十来日,来到石塘城外,已是十月初的时候。
民语所谓“多事之秋”,这句话正应在隆庆十一年的秋天。八月六日皇帝大婚,举国同庆盛况空前。十六日又告亲政。首辅赵醒斋率众臣归政于皇,自己功成身退告老还家。皇帝苦苦挽留不住,感念他十年辅政劳苦功高,特加封赵醒斋一等兴庆伯,世袭罔替,又下赐府邸让其颐养天年,举国上下传为佳话。
不想八月以来江南连日阴雨,竟成秋汛。丰江大堤允州境内汇杨一段不堪重负终致堤溃。这丰江由西至东绵延千里入海,将大周版图分为南北两半,沿途汇集近百支流,乃是大周第一河。如今大堤决口,滔天洪水顷刻间扑泻而来,将汇杨与左近十一个县镇淹成一片泽国,数十万人家毁人亡,流离失所,苦不堪。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急召户部调国库银粮救济,方知道万寿大婚两项盛典已将国库银两挥霍一空。灾区上下顿时谣四起,说皇帝大婚糜盛难,便是挪用了护堤款项,一时灾民人心浮动。兼着水退之后疫病又起,泛区百姓们只得离乡背井,逃荒避祸,大周国运岌岌可危。
这日已近黄昏,赵珩丰与两名亲随紧赶慢赶,好歹在城门下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