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有很多方向,多种可能性,不一定到净土去。佛号也可能到净土去,也可能落到三界里面变成快乐的果报;佛号也可能到了净土以后,它还没有停止,继续带你往前走直到成佛为止。以佛陀譬喻讲乘的话,佛号的车乘有可能带你到人天、也可能带你到净土、有可能到了净土佛号势力还在,它继续带你往前走到成佛为止,佛号的力量才停下来。
\n
你把佛号念出来,是用什么心态念出这句佛号?它的根在哪里,你就知道它的结果在哪里?佛法的缘起,很简单的一个判断方法,找到它的根,你就知道它的水果,迟早而已。你找不到它的根,就没办法判断佛号到底要去哪里?就不知道。它的原则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你掌握因,就知道结果,中间只是个过程。过程是各凭本事、善巧方便,你可以透过持戒、也可以透过持咒、念佛,都没关系,过程只有一句话,方便有多门。但因地只有一个,邪跟正而已。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n
佛陀在讲因地发心,没有商量余地。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在开显法门的时候,佛陀的心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你念佛也对,持咒也对,通通对。佛陀在讲过程的时候是广开方便,没有一个是错的。佛陀讲因地时候很明确,只有这样是对的,其它的都是错的。
\n
我们学佛,有些东西要很严肃。比方说因地发心是不能有差错。为什么你在得戒体的时候,不能考虑任何的个人因素?你一定是圆满的,戒体没有九十九分的戒体,诸位,你要么有、要么就是没有,两种情况而已。戒体没有九十九分,持戒有九十九分的,过程可以商量。你成就戒体的因地没有商量余地,得戒体是理想化,持戒是现实面。
\n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的心态要建立好;为什么念这个佛号?你要想清楚。我为了要成就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为开显这个功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你每一句佛号的势力不但带你到净土去,最后到了净土,人家很多佛号的势力都没了,你的佛号还在,它还不断地带你到成佛为止。你因地的时候,佛号的根和成佛的根是绑在一块的。
\n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禅观与净土》,你必须把念佛跟真如两个结合在一起。离开真如的佛号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