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你要先面对你的过去,才有资格谈未来。我们过去生在三界打滚太久,留下了太多的问题。当然我们不是所有问题都处理,但核心的问题是必须处理的。它影响你“顺从本愿”的概念。所以,在正式修净土之前,道前基础就是先面对过去,然后我们才有办法去规划未来、往生净土。怎么样去面对过去呢?前面两科就谈一谈怎么处理过去的问题,所谓的基础篇、观照篇。
\n
2、甲三的跟,就是怎么样去规划未来?这个是净土的善根。前面那一科是大乘的善根。我们成功地处理过去、成功地规划未来,整个净土的因地就成就了。
\n
3、然后再讲到跟,是这样的一个规划。
\n
总而言之,整个课程目的就是慢慢地让大家,很有次第地、从颠倒妄想到正念往生,这一个道次第。好,我们来看讲义的第一面。首先来谈谈,当我们无始劫来流转到现在开始修学净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基础?
\n
甲一、基础篇(此中分三)
\n
这个地方有三大科:
\n
一、真正发心;二、持戒清净;三、成就佛种。
\n
第一个真正发心。净土宗的修学,先要有一个种子,因地的发心。你的种子如果错误,最后的结果就错误了。第一个是要有因地的发心。我们讲三种发心,三种善根。
\n
第二个是持戒清净。当我们的善根建立以后,怎么样去保护?不要因为一种过失,去破坏、干扰善根,持戒清净是在保护善根。这个是两大基础:第一个真正发心、第二个持戒清净。不过这个持戒清净,跟一般声闻戒的持戒概念不太一样,我们会用《楞严经》的四种持戒概念来跟大家说明。
\n
第三个成就佛种。这个是结果。前面的真正发心、持戒清净,那是因地,最后目的是成就大乘的善根,大乘佛种。
\n
乙一、真正发心(分二:丙一、总标。丙二、结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