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把每一句佛号导归净土?诸位,我们一般人念的佛,大部分都没有导归净土。比方说有些人肚子痛他念佛,念好了,肚子不痛了,他就不念佛了;这个佛号是导归哪里呢?导归到消业障。你要求一个东西,没有把握,你念佛得到了,也不念佛了。你的心都在娑婆世界打转,“是心作娑婆,是心是娑婆”。你心中所想的都是娑婆世界的因缘,没有一句佛号是导归净土的。念了一百句,百分之九十九佛号都落到娑婆世界了。
\n
我们很多念佛人跟往生是没有关系,他只是在念佛,佛号根本就没有导归净土,每一句佛号都流到娑婆世界去了。你平常的佛号是没有导归净土,临命终时也不可能导归净土。你种下的种子,因地是这样种子,它开出的结果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要把每一句佛号都不流失掉。你怎么样能够把握每一句佛号?念念佛号都导归净土,这是很重要的,不要浪费掉了。
\n
所以我们在念佛篇以后提出一个往生篇,怎么样引导佛号?念佛不难,只要对佛号有信心,你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相信它是救拔你的,你就可以把佛号提起来了。但是念佛以后,你怎么样引导佛号,让它成功的到净土去?这是关键。所以,当我们建立一种基础、观照、调整心态、提起佛号以后,我们怎么样把佛号导归净土?这是第四科。
\n
甲五、破障篇。当我们成功地建立佛号、导归净土,可能会把无始劫的烦恼障、业障逼出来,因为你的生命开始改变。这个时候真妄交攻,我们遇到内外的障碍,怎么去突破!
\n
甲六、功德篇。最后开始说明,当我们在因地上准备好了资粮力以后,到了净土有什么样的三辈九品的差别?讲功德篇。
\n
《禅观与净土》这六个主题,一、前面两个主题是、,是偏重在大乘的善根。你要调整心态,这是大乘的共法。所有大乘修行者,没有人说大乘佛法一开始就让你去修波罗蜜的。你一定是先调整心态,建立大乘的善根,才有资格修习六波罗蜜。诸位,净土宗要具备两种善根:大乘的善根、净土的善根。你心态准备不够,没办法顺从本愿;你必须要先处理无始劫留下来的妄想,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n
往生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