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你打坐的时候身体是静的,你手在动,身劳神动,久则伤身,印光大师说会成病。所以,你打坐的时候可以观想前面有五个点,一、二、三、四、五,一点里面就念十声,这一片就五十声。那么这样子你就五十声一片,再拨一个珠,你这个拨珠的次数、掐珠的次数可以大大地降低。
\n
在念五点记数的时候,有四个地方要注意:
\n
第一个,安置地轮,令心下沉。念佛很忌讳心浮气躁,你要把心往下拉。我们的心不能高于腰部,你一旦往上的话就容易上火,上火你血压就升高了。所以你的心要往下沉,最好是把心放在地下。你心到哪里,你的气血就跑到哪里。
\n
第二个,所缘行相,清楚分明。一定要把佛号念清楚。诸位!我要很真诚地告诉大家,你要务实地去做你的功课,务实。什么叫务实呢?你有多少时间,你就排多少功课,千万不跟别人去比。你说,欸,隔壁的念三千声,我就念四千声。结果你时间只有三十分钟,所有的佛号念得乱七八糟!你养成习惯以后,你把佛号念得乱七八糟,临命终的时候你佛号也就念得含糊笼统。记住!把每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有多少时间就做多少功课,是这个概念。
\n
所以下面这句话,弘一大师很强调:宁可少念,不可草率。其实,你临命终的时候,往生需要的数目是不多的。我们看十八愿,“乃至十念”。当然十念不能作数目解,但是起码可以看得出来,它的数目要求不多。其实,往生的标准,心态的标准是很高,净土法门是重心而不重数目。它对你的心态要求——你要放弃娑婆。这个标准定得非常高,但是它对佛号的数目要求不多,从弥陀所发的愿“乃至十念”这四个字可以看得出来,他要求的数目不多。但是你一定要把它念清楚,念得很清楚。
\n
最后,先依记数,再求圆融。你最好有一个计划,然后慢慢进步,就是这个原则。
\n
这是给大家个参考。总而言之,你一定要让佛号平常在心中熟悉,临终的时候才能够熟悉。
\n
丙三、结示理事无碍分二:丁一、理事差別;丁二、理事兼修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