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点了:我们很难做一个完全的忆念。我们被今生迷惑了,被一时的美好的假相、一个小水泡迷惑了。你只是看到了水泡,但是你没有看到你过去的大海。你这个水泡再怎么干净,当你丢入一个污浊的大海的时候,这个水泡最后还是污浊的,是这个概念。所以,首先,我们一个念佛人所谓的忆念,你最好先忆念你自己,到底你是怎么回事,这是第一个。
\n
第二个,佛陀是怎么回事。看对佛陀的忆念。“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n
我自己业障深重,我没办法处理我生死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概念。第二个,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你相信阿弥陀佛一定有足够的力量救拔你。所以他是两种忆念。
\n
这两种忆念整合起来有三种心态。一个往生净土的人,这个佛号临终的时候提出来有三种心态:
\n
第一个,他是极度地厌恶生死。所以这个“欲生我国”是很关键的。如果今天你念佛,却没有出离心,只是想要解决今生的问题,那你就不能启动第十八愿了。十八愿是有条件的,所有能够启动弥陀的功德都是有因缘的,你必须要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概念。当然,这个过程你是怎么想的那也就不管了,反正结论就是,你有出离心。
\n
佛法的出离心主要有两种概念:第一个,无常败坏,思惟无常。娑婆世界的可怕还不是因为它的痛苦,因为它充满了不确定。就是说,所有的凡夫,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诉求,我们希望一个稳定的生命,所以叫“安稳快乐”。这也是为什么“快乐”前面佛陀要加一个“安稳”。但不幸的是,娑婆世界没有“安稳”这两个字,除非你自己打妄想打出来,现实生活没有安稳。因为,你今生是个人,你说做个人真的很多痛苦,但是好歹我也习惯了,结果你死了以后,把你丢到其他地方去,丢到非洲去;你在非洲生活久了,你也习惯了,结果它又把你丢到欧洲去……所以你这个生死,这生死轮回,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这是一个痛苦。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你的人生永远没有安全感,这第一个。
\n
第二个,娑婆世界的可怕来自于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