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愿当然是有,但更多的都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成就极乐世界功德的愿。所以,你今天把佛号用来消业障太可惜了,你这个佛号很多功德都没有开显出来,你开显阿弥陀佛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功德。到了天亲菩萨就认为,念佛应该要加上一种往生的概念,而不只是消业障的概念,所以就把念佛的思想提升到一种净土的思想。所以从那以后,念佛法门叫作净土法门。
\n
传到中国以后,唐朝的道绰大师就把这种概念做一个判教。他说,大凡今天你的选择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一生比一生好,透过你的智慧跟愿力断惑证真、入圣得果之法,叫作圣道门。就是你从凡夫到成就圣道,你是在哪里完成的呢?在娑婆世界完成的。好,那你叫作圣道门。反过来,你今天利用你的忆佛念佛,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在极乐世界成就圣道的,叫作净土门。
\n
这样讲,这种判教跟龙树菩萨的判教就有一点差别了,这个时候念佛就从一种消除罪障而提升到往生净土。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我们解释一下。因为时代改变了。佛法有它的不变性,也有它的随缘性。根机不断地改变,法门当然要不断地修正,因为这个法门的施设本来就是应病与药。法无定法,它有它不变的法义;它从契机的角度,它有它随缘的方便。
\n
末法时代两大特色:
\n
第一个,内在善根的退化。我们本身的善根就很容易退化,因为在这个末法时代,三宝力薄弱,你听闻佛法的因缘太少了。不像正法时代,有很多的善知识,你长时间能够浸泡在佛法当中,你善根能够得到很大的熏习、增上。末法时代,你要听到一个正法,你的时间比例降低了,所以你的善根本身力量薄弱了。
\n
第二个,外在境缘的诱导。你面对的环境对你的刺激太大了。所以古德讲一句话说,末法时代,譬如小树未成,历经暴雨,终为摧折。说,你这是一个小幼苗,但你这个小幼苗没有经过温室的保护,把它丢到暴风雨当中,这个幼苗就被破坏了。也就是说,一个末法时代的菩萨,你已经不适合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历练了,因为你承受不起了。这个境缘你承受不起了,超过你的范围,强人所难了。所以,到了唐朝以后,念佛就变成一种往生的概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