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坠的业力。你必须在临终之前,想办法把你每一句佛号的业力降到最低,只有这句话而已。把你的佛号的业力,透过你的忏悔修止观,把这个生死业力降到最低,这是你要做的基本功。
\n
当然,佛号不能只是调伏生死业力,它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就是愿力!净土宗的圆满,它的愿力应该是两块:一个是往生的愿力;一个是成佛的愿力。这两个都必须具足两种力量的结合。那么往生的愿力这一块,我们到了后面的单元——《念佛篇》、《净土篇》再来谈。
\n
我们先来谈谈成佛的愿力。这个菩提愿力,就是说你往生只是一个过渡,真正的目的是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我们来谈谈,当我们已经忏悔,已经调伏了以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发起广大誓愿的时候了,以此来正确地引导佛号。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做好临终的准备,所谓的多一分的愿力,少一分的业力,就做这件事情。
\n
好,我们来看看,如何把这个佛号的愿力提升起来。我们来看看菩提道。
\n
大乘的菩提道有三科:一总标、二别明、三结示。
\n
丙一、总标
\n
(一)平等观
\n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请合掌。
\n
那么发菩提心,首先就要考虑到安住的问题。安住是怎么说呢?“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是诸法实相义。”大乘佛法在修行的当中,它这个实相的概念,什么叫实相呢?简单讲就是一种平等的概念。什么叫平等呢?就是离开对立。我们前面讲到忏悔也好,讲到调伏也好,其实都是对立的。人天乘的这种业果思想,乃至于二乘的解脱道的观照,都是对立的。
\n
比方说,你忏悔的时候,你是用善念的相状来对治恶念的相状,因为你忏悔是依止什么?惭愧心!什么叫惭愧心呢?“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你赞美善法的功德,呵责恶法的过失,这个就是对立。可以理解,刚开始都是对立,我们刚开始的时候,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这是第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