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这个因缘指的是小乘的因缘观。这个和合跟因缘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n
外道对于这个外境的产生、和合,它偏重在常见。就是人死了还是人,猪死了还是猪,一种自性执;小乘的因缘观是缘生缘灭,它落入一种断灭见,人死如灯灭,这种断灭的思想。所以不管外道的和合观、小乘的因缘观,这些都应该要放弃。
\n
我们对一切法正确地观察,是妙有真空,真空妙有。这个是“觅我同阳燄”,一切法是缘起而性空,性空缘起的,不能去主宰。所以,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业力所变现的这种差别的人事因缘,想要去主宰。福报特别大的人,往往会犯这种主宰的毛病。福报大的人善业力特别强,他可能主宰自己的妄想,他也可能主宰外境的人事。为什么呢?因为福报大的人,他有自在力。
\n
他想买一个东西,我想买一个电视机,电视机就出现了;他要买一个房子,房子就出现了。那么他长时间在受用一切万法的时候,他有自在力,他就产生错觉,他以为自己能够去主宰外境,他不知道这个外境之所以有自在力,是因为他的善业还在,是善业力来主宰,他不知道。等到福报享尽的时候,他就完了!不是你能够主宰外境,那是因为你有善业力,那是业力在主宰,你还有资粮。你资粮用完的时候,你看看你还可以主宰吗?所以外境是不能主宰的。
\n
这个不能主宰,我们解释一下。
\n
小乘法可以主宰,跟大乘法不能主宰是有差别。小乘法的主宰是完全放弃,我们前面说过那是一种断灭式的放弃;大乘佛法的主宰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去主宰它的结果,但是你的过程你必须要尽力。我觉得忏公师父讲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的观念,就是什么叫做放弃主宰而没有放弃责任呢?他讲一句话,叫做“随缘而尽分,尽分而随缘”这句话。大乘的中道思想,结果随缘。
\n
你说,我栽培一个小孩子,我不想主宰他,因为你也主宰不了,他要变好变坏不是你说了算,但是你必须要尽分,你身为家长你得尽分,该说的说,该教的教,但是他以后会变什么结果,随缘!结果随缘,过程尽分。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放弃主宰,但是不能放弃责任跟义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