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业沉淀下来。
\n
所以我们在因地发心正确以后,还要注意那种相续性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不能造杀盗婬妄的原因。不是说你偶尔造造杀盗婬妄,就会障碍你往生,不是。但是如果你没有惭愧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造作下去,你的生命就算你一开始发心是正的,你也会得到一种行为上的误导。如果你是用贪爱心的行为数数现行,你最后的误导落入魔道;如果你用瞋恚心,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最后的结果变成神道;如果你用投机取巧的心,你的结果是邪道。
\n
所以除了一种思想正确以外,你要注意那种经常性的数数现行的行为,你不能让一种错误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你身口意出现,不可以!所以带业往生只允许你过去的过失,不允许你未来的过失,不允许!因为这件事情你还想期待,还想去做,这种业不能期待;因为你对这个业还有所期待,还有所攀缘,这个业不能带。但是这个业已经形成,已经过去了,可以带,因为它已经沉淀了。所以带业往生只带过去的过失,不能带你有所期待的未来的过失,不可以!
\n
因此我们在修行当中的基础,两大基础:第一个,看你是活在愿力还是活在业力,这第一个;第二个,你要注意行为当中,有没有那种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业力,而这个业力都是不好的。如果是好的,那没关系,布施、持戒这种数数现行都没关系,但是有关杀盗婬妄的,都不可以,这种业是不能带的。
\n
好,我们看第四段的大妄语戒。
\n
首先我们看第一段。先看犯戒过失的第一段杂染成魔。
\n
杂染成魔: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婬,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n
六道众生,虽然这个人已经不简单了,他已经远离前面的杀盗婬三种相续的过失,但是他起大妄语(大妄语后面会解释,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这样子的后果,也会破坏他原来的善根,成爱见,因为他产生了我见顚倒,因为他膨胀了自我意识,而且失去了原来的菩萨种性,已经变成魔种性,爱见魔的种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