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个是先做一个总说。那第二个,什么叫大妄语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一种严重的后果,连种性的根本都失掉呢?看第二段,妄语相貌。
\n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n
这个人他已经透过了佛法的戒定慧,已经成功地降伏了杀盗婬,但是他这种自我意识膨胀的结果——“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这个“得”指的是成就菩提智慧了,当然这个智慧是无漏的空性智慧。“证”呢?指的是涅槃寂静。一个是菩提,一个是涅槃。他怎么说呢?他说他已经成就这种殊胜的出世间功德。比方说他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辟支佛果,辟支佛比阿罗汉智慧更高了,或者大乘的十地、地前诸位菩萨。他为什么这样讲呢?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求得别人的礼忏,得到别人的恭敬、供养。
\n
好,再来我们看他的后果。看第三段,损德堕落。
\n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n
这个是断除大乘善根的,因为你把这个善根种性给断了,就像一个人用刀去把这个树给砍断了,这个树就不能生长了,永断善根,没有大乘知见,未来沉三苦海,不成出世间的三昧。这个是说这个人他把自我意识膨胀了,他没有这个水平,他说他有这个水平,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膨胀。因为自我就是一切无明的烦恼根本,所以他这个自我意识提升了以后,就把他原来的善根给破坏了。
\n
诸位!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前两天讲到,你发了愿以后,这个誓愿跟智慧也有关系,跟空正见也有关系。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发起菩提愿,不能站在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发起菩提愿。我们解释一下。
\n
我们的自我意识,如果你什么资粮都没有,那也就问题不大,你只要注意攀缘心就好。但是如果你的攀缘心慢慢收慢慢收,收到一个程度,你的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