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以上..“提及昔日遭遇的种种,朱棣的眼神便是骤然犀利起来,声音中满是寒意。
其实也不怪他的父皇对於那些生性逐利的商人们吹毛求疵,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均是予以限制,实在是有些黑心的商人们过去可恶,利用百姓们的恐惧心理,肆意哄抬粮价。
“殿下所言甚是,每逢战事来临之前,粮价便会上升,“轻轻頷首之后,傅友德便是对此表示肯定。
他从军十数年,虽然极少亲自过问这些后勤輜重的事务,但是对於其中的细枝末节,却也是一清二楚。
“但假若北元余孽溃败,而北平又恰逢丰收之年,城中的粮食又该如何作价呢?“很快,傅友德沙哑的声音便是重新於书房中响起。
这一次,就连负责伺候朱棣衣食住行的贴身內侍马和也猛然瞪大了双眼,似乎理解了曹爽口中所谓的“阳谋“究竟是何等意思。
“老国公,您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倘若丰收之年,粮价必然会有所下降。“眨了眨眼睛之后,朱棣便是理所当然的回应道,这不是最为基本的常识吗。
“同样的规律,也可应用於这蚕丝之上。“微微眯起眼睛,傅友德语气沉重的道出了他所理解的“阳谋“,並不自觉看向身旁的曹爽。
这蚕丝桑布可不同於相对而言具有“时效性“的粮食,杭州城中近乎於形成垄断的商人们完全可以自行控制这蚕丝和桑布的价格,並且用於搪塞官府,应对朝廷的核查。
“殿下,曹先生和国公爷所想表述的意思,就是低买高卖..“瞧上朱棣脸上愈发明显的不解之色,与其相伴多年的內侍马和便是躡手躡脚上前,轻轻提醒道。
在马和低声向朱棣解释“前因后果“的时候,曹爽则是不动神色的打量著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內侍。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他內心几乎有十足的把握,眼前这个操著一口地道南京官话的“马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