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在后世大名鼎鼎,先后多次率领船队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
只不过此时的马和还未能因为在“靖难之役“中立有战功,被朱棣赐姓罢了。
“低买高卖?“
隨著身旁內侍的耐心解释,朱棣心中的疑问也得到了陆续解答,但其眼眸中仍是夹杂著一抹费解。
北平城中的那些商人们,利用北元余孽来袭,城中百姓人心惶惶的当口,肆意哄抬粮价倒也罢了;但眾人脚下的杭州府可是大明腹地,那些织造商们又是如何提高价格,並且低买高卖呢?
“没错,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城中的这些商人们怕是完美利用了朝廷收取赋税的时间节点,在杭州府官员们心照不宣的默许下,达到了偷税漏税的最终目的。“
一语作罢,曹爽的脸上满是惊嘆之色。
虽然他从来不曾小覷古人的智慧,但当他切身实际体会到这种环环相扣的縝密逻辑之后,仍是对此惊嘆不已。
“相比较容易腐败发坏,必须要儘快出手的粮食,城中的蚕丝和桑布们能够长久的储存,且同样不担心销量。“
“每逢朝廷收取赋税之前,杭州城中达成垄断的商人们便可自行將这蚕丝和桑布的价格降低,並以当时的价格製作帐本帐目,作为向朝廷缴纳赋税的根据。“
“但是当朝廷收取完赋税之后,这些人织造商们又可轻易的將手中积压的蚕丝桑布提高价格,並且销往大明各地。“
“如此一来一回,不仅能够在明面上,公然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还能进一步压榨杭州城中的织工百姓,间接达到土地兼併的效果!“
哗!
曹爽慷慨激昂的话语声尚且在书房中悠悠迴荡,但朱棣和傅友德等人早已譁然一片,眼眸中涌动著炙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