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根临时的旗杆。晨光穿过粮仓的破窗,照在装粮的麻袋上,粉尘在光柱里飞舞,竟有种奇异的安宁。
\n
他突然明白文相为什么让他来城西——不只是运粮,是让这些弟兄看到希望。就像这半罐小米,像被找到的老妇人,像青狼幼崽警惕却不再发抖的耳朵,都在说:只要还能找到点什么,就不算彻底输。
\n
“朱哥,装好了!”弟兄们扛着麻袋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血色。那个新兵背着母亲,陶罐被他小心地抱在怀里,脚步稳了不少。
\n
朱天林最后看了眼粮仓,把斥候掉落的弯刀捡起来,插在腰间。刀柄上的元军徽记被他用刀刮掉,露出光滑的木面,像张干净的纸,能重新写下故事。
\n
第二节星火不灭
\n
返回东城墙时,文相正指挥民夫在密道入口种藤蔓。老大人亲自扶着树苗,手指沾着泥,却把根须理顺得整整齐齐。看到朱天林他们扛着粮食回来,尤其是看到被背着的老妇人,眼睛亮了亮:“找到人就好。”
\n
“文相,城西还能藏些粮食。”朱天林把弯刀递给文相,“元军的斥候不敢深搜,咱们可以夜里派小队去搬。”
\n
“不着急。”文相摸着弯刀的木柄,突然笑了,“让他们先替咱们看着——等他们放松警惕,再一锅端。”老大人转向那个新兵,“把你娘送到山后的村落,老军医在那边设了临时医帐。”
\n
新兵抱着陶罐给文相鞠躬,脚步轻快了不少。朱天林看着他的背影,灵力感知“看”到这孩子的心气重新聚起来了,像被点燃的火星。
\n
“天林,你来。”文相带着他走到旗杆旁,老大人的手指在砖缝里抠了抠,掏出块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是半块兵符,青铜质地,刻着“宋”字,边缘有明显的断裂痕迹。“这是先帝赐的兵符,原本能调动潮州府的兵马——现在虽然没用了,却能让弟兄们记得,咱们不是孤军。”
\n
朱天林接过兵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