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码头处,陈锐心里在嘀咕……记得余姚是寧波的啊,明朝居然是绍兴府的?
周四指著西北方向,“十余里处就是临山卫了。”
浙东三卫,也就临山卫还有点样子,去年海道副使丁湛率军北上苏州,就是以临山卫为主力的。
不过,陈锐对临山卫最大的印象在於,军械不错……一般来说卫所都是有打制军械的工匠的,护卫军从临山卫採购了部分长矛、腰刀、盾牌,质量很不错。
出了码头,雇了辆马车,一行人往东而去,半个多时辰后看到一处面积不小的湖泊,这就是余姚孙家的祖居烛湖。
站在湖边的沈束吟道:“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孤舟一杯酒,斜月数家村。”
“美睡聊相补,劳生得更论。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徐渭瞥了眼陈锐,心想这货肯定听不懂,解释道:“这是南宋名士烛湖居士孙应时所作。”
“是孙家先辈?”陈锐隨口问了句。
“嗯。”徐渭嘆了口气,看沈束走在前面,才拉著陈锐说:“孙应时入蜀,言吴曦將叛,果不其然。”
陈锐嘴角动了动,嘆了口气,盯著徐渭说:“我不会造反。”
徐渭也是无言以对,他们这种文人说话往往喜欢將真实含义蕴含言语之间,从不会像陈锐这样直截了当……都没话回他啊!
“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得国之正,莫过於明。”
听到这句话,徐渭脚步一顿,隨即连连点头,以往每一个朝代,非夺即篡,唯有明太祖驱逐韃虏,恢復中华。
“但我也不会受明廷摆布。”陈锐脸上没什么表情,“南宋亦未有淮东之败,南宋军民亦有血战之心,如今的明廷有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