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目光示意王体乾:“将山西查抄案的要略……尤其涉及晋商及代、晋两藩的部分,呈与诸位大人及皇叔阅看。”
\n
紫檀大案上,一份份誊录的摘要被恭敬地传递下去。
\n
阁老们神情凝重地翻阅,当看到那“白银三千六百九十七万五千余两”、“储粮二百八十万石”及所附庞大田产、店铺清单时;
\n
饶是见过大世面的方从哲、毕自严等人,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痛心疾首。
\n
“国蠹!真正的国蠹!”李邦华须发微张,忍不住低声怒斥。
\n
卷宗传到瑞王朱常浩手上,他本抱着谨慎旁观的态度,但当看到“晋藩昭德王朱求桂”、“代藩广灵王朱鼐铉”的名字赫然出现在通虏资敌的名单上;
\n
尤其那清晰无比的王府令牌印鉴、亲随交接的证词时,瑞王捧着纸张的手猛地一抖,额角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脸色肉眼可见地白了几分。
\n
他甚至忘了身处乾清宫,失声惊呼:“这……这如何可能!求桂侄儿、鼐铉侄孙他们……怎敢?怎敢做下此等悖逆之事?”
\n
他猛地抬头看向朱由校,声音带上了一丝慌乱,“陛下,此中……”
\n
“皇叔,”朱由校的声音异常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供词、物证、往来账目皆在此,更有边军口供相互佐证。铁证如山,容不得半点侥幸。
\n
昔日辽东建虏铠甲刀兵日利,屡败我军,其中可有这些‘皇亲国戚’资助的锅铁、硝石?万千边军将士的血,有多少是死于自家人递过去的利刃?”
\n
朱由校的声音不高,字字却如重锤,敲在瑞王和每一位大臣心上。他直接将战场的失利与后方走私挂钩,将其定性为“悖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