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宣府是急,可这兵械甲胄的程文批册是能糊弄的吗?这厮如今文不文,武不武的,愈发骄横起来了!”
\n
话虽如此,但他还是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起身又道:“罢了,本阁这就亲自过去,省得他来堵在阁门口聒噪。”
\n
杨荣走后,值房内凝重的空气似乎松动了几分。
\n
几位等待召见的中低级官员,得了片刻喘息,低语声便在角落里悄然弥漫开来。
\n
隔壁一位等着向杨士奇回禀漕粮复核结果的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趁着身旁通政司参议续茶的当口,摇头苦笑,低声感叹:“王部堂(王骥)也是不易,边镇催逼如火,阁老们却得四平八稳,一步错不得。这夹板气,够他受的。”
\n
那通政司参议端起新续的茶,凑到嘴边吹了吹浮沫,眼角余光瞥了眼内厅紧闭的门,这才压着嗓子接口:“谁说不是呢?可这上头……终究是‘黄口小儿’坐龙椅,万事皆赖三杨定乾坤。快?快则易乱,慢则生变,难啊!”
\n
他呷了口茶,嘴角撇了撇,声音压得更低,“说到底,咱大明这驾马车,眼下还不是前头几位老大人费力拉着?后头还得时刻防着那‘没卵子的’在车轱辘底下使绊子!想指望那小祖宗?”
\n
他朝乾清宫方向努了努嘴,嗤笑一声,“让他再长几年,能够着御案的边儿再说吧!”
\n
这番将小皇帝彻底排除在决策核心之外的议论,引得旁边几位等待的官员会意地交换着眼神,嘴角全都勾起无声的讥诮。
\n
一位捧着河工预算册子候着的工部郎中,显然也听到了,他脸上带着看热闹的戏谑,凑近半步插话道:“嘿,说起那小祖宗,前日经筵上的事儿,你们听说了没?”
\n
他故意顿了顿,吊人胃口似的,见目光都聚过来,才接着道,“听讲经的李博古回来说,小陛下竟问‘王若不察民瘼,何以尊之’?好家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