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第二步,是重编学籍,划清身份。
\n
徐闻深知,江南士林之所以根深蒂固,不在学识,而在于世袭门第、门生故旧横跨官场。
\n
于是他设立“南籍清理司”,一一核查江南士人底册。
\n
凡三代内与曾参与罢市抗税的江南商贾往来者、曾与旧王家、贺家通婚者,皆划为“商后”,取消读书应试资格。
\n
更甚者,凡在书院中任教过、讲课过、参与捐资修学的士绅,一律列为“士绅胄系”,登记造册,不得再受“学仕之恩”。
\n
这一招,等于斩断了整个江南旧士族通往仕途的路。
\n
他们不能再出仕,不能再荐举,不许开学堂,不许出版文章,甚至不能在家中教子读书。
\n
“读书?读了也白读,你儿子也不能应试。”
\n
徐闻没有杀他们,却让他们从此无声。
\n
这比砍头还狠。
\n
第三步,是动用巨资,彻底改造学制。
\n
此前江南查抄富商、王贺两家时,抄得财产白银数千万两、田地数万顷、金玉无数。
\n
朝廷本打算充作国库,但徐闻力争道:
\n
“士林废坏,须以新学重建,方不误大计。钱财多在江南,也应花在江南。”
\n
成化帝沉吟再三,准其所奏。
\n
徐闻随即设立“江南新学总署”,动用三千万两白银,用于以下数项:
\n
兴建官学社学两千一百三十七所,从苏州到徽州,自设教官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