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本性,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禅师,这个禅师他看到一个老和尚,就跟他顶礼。这个老和尚也是一个老禅师。这老和尚就谦虚说:莫礼老朽。你不要顶礼我这个老朽,就我这个色身是老病死的,你不要顶礼,莫礼老朽。这个禅师就回答说:礼非老朽者。这个禅师是开悟的人,他说:我是顶礼那个非老朽的。就是说,表面上我是顶礼你的色身,其实我是顶礼你的清净本性,那个非老朽者。就是说,你现在的色身是剎那剎那变化,你现在的内心是剎那剎那变化,我不是顶礼你这个人,我是顶礼那个在一切剎那变化当中,不剎那变化的那个不生灭心,我是顶礼那个礼非老朽者。
\n
所以开悟的人,他就是会往道上去会。所以你可以看的出来,一个人内心是站在什么角度在做事情,看得出来。我们凡夫的心,是站在一种攀缘心,那个禅师他做一件事情,他的内心,那个脚跟所站的位子是不生不灭的,他不会被因缘所生法所动摇的,礼非老朽者。
\n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也不要以为你离开了攀缘心,而有一个真心,不是这个意思的。
\n
在天台宗有一个圆教名字位,古德讲一个偈颂,来说明这个名字位的境界。
\n
他说:「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所以这个人「方听无生曲」,哎呀!我现在知道这个无生的道理,过去就是被这个生灭变化的境界所转了,我一天到晚颠颠倒倒的。「始闻不死歌」,喔!我终于在一切的老病死当中,找到一个不老病死的法。「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原来当体就是你现在这一念东去、西去,到处攀缘的心,它的本性、它的本来面目,就是那个「无生曲」,就是那个「不死歌」。可是我们没有回光反照,「翻恨自蹉跎」,冤枉,无量劫来就是被这个攀缘心带着,在三界里面流转,真是冤枉,现在知道。我知道以后,就不要随顺攀缘心而转。
\n
所以这个地方,你应该体会、体会,就是这个「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就是我们应该从这种生灭变异的相状当中,去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是第一段的「即妄显真」。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