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开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偈颂里面看得出来,这个人内心是有消息,后来五祖大师就把这个法传惠能大师。
\n
所以有禅就是有一个标准的,一定是要「发明心性」。这个是印光大师把有禅的标准讲出来,什么是有净土呢?
\n
「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
\n
三种情况都不能说有净土:
\n
第一个「偏执唯心」。
\n
唯心净土,心净国土净。这样子的话既然你的心清净,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弥陀,你没有一种要归依的心,没有一种要求生阿弥陀佛国的心,这样子没有信愿,是不构成净土,净土要信愿持名。
\n
第二个「或有信愿,而不真切」。
\n
有信愿,但是内心当中没有真切。怎么说呢?「悠悠泛泛,敷衍故事」,你说归依弥陀,又没有真实归依,说求生阿弥陀佛国,那个念力又不决定。有时候想一想,人天可乐果报也不错!这样子,内心当中不真切,这也不是有净土,这个还不算是有净土。
\n
第三个「或者行虽精进,而心恋尘境。」
\n
你这个人很难得,拜佛、念佛很精进,但是你内心当中心恋尘境,没有真实的发菩提心求生净土,贪恋五欲的境界。
\n
怎么说呢?这以下有三种情况:
\n
(一)「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你想说:哎呀!我现在出家修行,持戒、拜忏不可思议,怎么说呢?来生得到富贵家,享五欲乐,你内心当中有这种思想。
\n
(二)「或者求来生生天。」我应该要做天王、做忉利天王、四天王来享这个天福乐。
\n
(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