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果报。那怎么办呢?他以这个禅定,外道是禅定,阿罗汉是好一点,在禅定当中,又加一个我空智慧,就把第六意识给完全息灭,就是无想定跟灭尽定。
\n
但是以大乘佛法来说,这个是错损菩提了,因为这个第六意识是生死的根本,也是菩提的根本。
\n
所以佛法是转识成智,你要能够把你这个生灭变异的第六意识,经过佛法这种文字的熏习,去找到一个不生灭心,然后你依止不生灭心,转过来,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第六意识修观,来息灭这个无明,你不是把第六意识给息灭,不是。所以「今知当体是」,就是你这一念当体就是!「翻恨自蹉跎」,冤枉,过去认贼作父,我现在不要再随顺攀缘,不应该再随顺。
\n
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法门,你在念佛当中,修持当中,你知道这个不生灭心,对你忏除罪障、积集资粮,有很大的加持力,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力量太大,你一天到晚只知道修福报,依止攀缘心,你不知道要修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佛。
\n
佛法是强调智慧、强调光明,这是一种顿超的法门。
\n
好,我们再回到讲义来,我们看第四十五面。前面是讲到这个禅,主要是讲这个不生灭心,这个禅就是我们的不生灭心,这以下就说明净土。
\n
「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
\n
前面的禅是约理性,就是离一切相,不生不灭的理性。这个净土是从缘起上,就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信愿持名是约因,求生西方是约果,就是由这个清净的因,去得一个清净的果。不应该只是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禅宗有时说,什么是净土?什么是弥陀呢?就是我这一念心清净,当下就是净土;我这一念心清净,我就是弥陀,是这种思想。当然这样子讲,理论上也对,但是净土上来说,西方净土,我们多分来说,是建立在「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n
我们是从因缘上,应该要肯定,在缘起上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