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八识、微细的,它是所熏。前六转识把业造了以后,这个业谁来保存它呢?谁来把这个业,搜集起来累积起来呢?就是第八识,它是一个所熏。它的功能,它本身不造业,它不造善、也不造恶,它就是无记。它就把你前六转识所造的业,统统给搜集起来,它做这个工作叫藏识,阿赖耶叫藏,使令我们的业力能够累积下去,不至于断灭。从前六转识的能熏跟第八识的所熏,就创造了整个宇宙人生的一个缘起的真实相。
\n
我们用一个偈颂,把「赖耶缘起」做一个总结,在《成唯识论》讲一个偈颂,解释这个第八识,它说:「无始时来界」,这个界是界限的界,十八界的界,「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趣就是趣向、六趣。「及涅盘证得」。我们简单的解释。
\n
我们讲整个生命的依止处就是第八识。这个第八识是怎么回事呢?「无始时来界」,无始劫来,我们所造作的种子叫「界」,这个界当种子;「一切法等依」,一切的现行法,善恶的现行、果报诸法,前面是约因,第二个「一切法」是约果,包括等流果、异熟果。这些的因跟果,它有一个依止处,它是以第八识为依止处,叫所依,第八识是他们的所依止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这样子依止有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有两种情况,「由此有诸趣」,因为有第八识,才能够建立杂染的果报,有六趣,这个「趣」指的是一种杂染的果报,就是趣向,你造了五逆、十恶的业力,它就有一种力量,推动你到无间地狱去,叫趣。不过这个趣主要是约杂染来说,「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也因为有第八识,才有所谓的涅盘。假设你在因地的时候,熏习清净的闻慧、思慧、修慧,没有第八识的保存,这个无漏的善根,也就丧失掉了;没有无漏的善根,就没有出世的涅盘,因为没有清净的因,就没有清净的果。
\n
所以不管是杂染的六趣,不管是清净的涅盘,都必须以第八识做依止,「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这个是唯识宗对宇宙人生的看法。就是这宇宙万法,这一切的色法都是如梦如幻,怎么会有呢?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识的流动,剎那剎那流动,剎那剎那变现出来。你的心识转变,这个果报就转变,唯识宗就是这样看法。
\n
这个是因果理论,我们再把它做一个简单的复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