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的是落入「常见」,有一个常一的主宰者。这个就是「断灭见」。佛陀出世以后,就把这两种思想完全都否定掉,开展出佛的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以佛陀的大智慧眼光,看这个宇宙人生,「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
\n
就是说,这一切法,不管是六凡法界的杂染法,四圣法界的清净法,这一切法的本性都无自性。简单的说,就是一切法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你要说它有自性,那就是讲空性也可以,一切法是依空性而创造出来的。怎么创造呢?一切从缘起,是有一个轨则的,有一个因缘法。这个缘起论,当然在佛法里面,不管大乘、小乘,各种各式各样的宗派都是共许的。不过所谓的「因缘」这两个字的解释,就有各式各样不同,站在大乘瑜伽唯识的思想是,一切法的因缘,就是我们现前的这一念的心识,万法唯识。
\n
「万法唯识」我们简单的消文,就是这宇宙间的一切万法怎么会有呢?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识所变现,离开我们现前一念心识,无有少法可得。
\n
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识的流动,你的心识跟染法的相应,你念念就是创造出一种不可乐的果报;你这个心识跟清净的法相应,你这个心识,就念念的创造出一种快乐的果报,就是这样子,整个生命就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当然这个心识的本性也是毕竟空,它也是受熏而有的。这样子就是开展出整个唯识的根本思想-「赖耶缘起」。
\n
这个「赖耶缘起」我们也简单的说一下,当然这个唯识的经论很多很多,它主要的根本思想就是说,以八识来建立一切万法,万法唯识,这个识开展出来八个识。八个识我们分成两类来看:第一个是属于比较粗显的;第二个是微细的。
\n
这个粗显的就是前六识,前六识在唯识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能熏。就是说前六转识它能够驱动我们的身业、口业,去创造善、恶的业力,它能熏。当然主要是第六识,它能够造出杀盗淫妄的恶业,它也能够造出六波罗蜜的善业,这个造业者,就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作的,它能够熏习,这是一类的心识,这个是粗显的。
\n
其次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