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出声。非此时处不可念也。睡出声念,不但不恭敬,又且伤气,久则成病。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所谓念兹在兹,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
\n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
\n
——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n
好,我们这一段经文分成四段来说明,先看第一段,第一段是个总标。
\n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
\n
印光大师第一个先赞叹这个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怎么样呢?是背尘合觉。就是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一句弥陀念诵听,在当下我们这一念心,就念念的离开了这个染污的六尘,这个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因为它有染污我们内心的功能,所以叫做尘,这个尘是染污义。我们背弃了六尘干什么呢?合觉就是趣向于我们的觉性,就是讲佛性,背尘合觉就是返本归元,简单讲这个本跟元就是觉性。这是一个所有法门当中第一妙法,前面也说过「以其专仗佛力故」,因为冥冥当中有佛的大悲愿力的加持,所以是第一妙法。
\n
【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