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那么在这个法门当中,特别是在家人特别的亲切,特别的契机,怎么说呢?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在家人为了生存要工作的,工作在这个世间,这种尘劳的境界,就像蜘蛛网一样把你网住了。事务多端,忏公师父说万丈红尘,事务多端,我们这一念心被这个万丈红尘七干扰、八干扰以后,一天工作完了,到佛堂,虽然想要摄心参禅,虽然想要静室诵经,但是「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要到佛堂的时候电话响了,事情又来了,这是外在的环境不允许;或者有什么障碍,或者是有人护持,你有环境,但是力不暇及,你这一念心没办法集中,一坐下来(这一段文字音频中没有)不是昏沉就是打瞌睡,不是打瞌睡就是昏沉。所以力不暇及,怎么办呢?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这当然是对在家人来说。
\n
不过我们看隋唐时代的出家人,跟我们现在的出家人,有点不太一样。那个时候出家人是一心行道,现在的出家人外缘也是很多的。所以净土法门,对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出家人也是很重要。我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当然都是从世间来到寺院出家的,从世间的尘劳来到清净的僧团。我刚出家的时候,是民国七十六年四月来到佛学院,那个时候佛学院刚创办,我那个时候学前教育三个月,我听课的时候,老师讲一个半小时,我听不到十句,大部分都打妄想,很想听,但是就是奇怪,一听下去,就是那个粗重心干扰我;到了半年以后好一点。到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每一句话,我完全听得清清楚楚,我一个半小时几乎都是明静而住,没有昏沉、没有掉举;没有掉举、没有昏沉,我这一念心完全跟着老师的法义在走。到第三年的时候,老师讲什么我马上背起来,当下就背起来了,不必等到考试再去背。就是他一讲,我就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而且就把这个名相给背起来,把那个字给背下来,所以我们到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讲什么,我们下去马上能够背出来。这表示什么?这个心,的确这个僧团它有慢慢慢慢的寂静的状态,那个堪能性会增加。所以我现在能够体会大家的心情,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
\n
不过你现在的心粗重,就是要努力改造。你有在努力改造,你会进步快,你就是经常提起精神,训练自己在一个所缘境专一安住、相续安住,这个心要训练它。多拜忏、多打坐、诵经,以清净的正法,来洗涤我们这一念心,净法熏习,它就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