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调校却完全不同。”
\n
“老线的司机都懂,”阿黄轻打方向盘,绿色车身贴着榕树的枝干缓缓转弯,“沙古公路的弯道半径比坦洲快线小3米,必须把转向助力调得更细腻。你看那棵老榕树,树龄比k01路还大,每次过弯我都要离它半米远,像跟老朋友打招呼。”
\n
7:20,车辆抵达横古路口站。几位背着工具包的工人上车,其中一位黝黑的师傅看到芙宁娜,笑着递过两个沙溪凉茶饼:“丫头尝尝,自家做的。k01路改纯电动后,过这路口再也听不到以前的柴油车轰鸣声,连树上的鸟都多了。”
\n
芙宁娜接过饼子笑:“张师傅您还是老样子,上次您说要给孙子买苏炳添的签名照,今天体育馆有活动,说不定能碰到。”她帮师傅刷中山通,读卡器报出“4元”——从横古路口到苏炳添体育馆是2元,加上前面累计的8元,全程刚好10元?不对,她忽然拍了下额头,“哦不对,最高票价9元,这里该是1元差价,我补您5毛。”
\n
师傅笑着摆手:“不用不用,你这丫头就是认真。”他指着空的速写本,“这弯道的角度画大了5度,实际是25度,老司机闭着眼都能过。”
\n
7:45,比亚迪c8准时驶入苏炳添体育馆公交枢纽。电子报站器播放着结束语:“感谢乘坐k01路,欢迎再次乘坐。”王萱五人拎着相机包下车,回头望去,绿色车身在体育馆的银色幕墙映衬下像块翡翠,车身上“沙古公路十年印记”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n
“刚好45分钟,一分不差,”阿黄打开充电口盖,蓝色的充电枪缓缓插入接口,“返程首班车7:30发车,还是这台车。想拍沙古公路夕阳的,建议从横古路口站上车,那时候的榕树影子最长。”他指着体育馆的公告栏,“今天有青少年田径赛,等下会有很多家长坐k01路来,你们拍人文素材正好。”
\n
芙宁娜拿着老年卡登记本走来,给每人发了张站点时刻表:“8站的停靠时间都标在上面了,利和广场和中山汽车总站上下客多,建议避开高峰。”她忽然压低声音,“下午2点有趟怀旧班车,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