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仪表盘布局、车门旁的老年卡读卡器位置、车顶的换气扇开关。“这台车的轴距比k995短1.2米,”他对照着参数表标注,“过利和广场的环岛时,转向角度比k995小5度,果然更灵活。”荧则举着手机拍商场外墙的大屏幕,上面正播放着苏炳添的比赛集锦,与“苏炳添体育馆”的终点站名奇妙呼应。
\n
6:55,车辆驶入博爱路。阿黄轻踩电门,比亚迪c8的速度稳步提升到60公里/小时,车身却几乎没有颠簸。王萱把相机架在前排扶手台,镜头里利和广场的玻璃幕墙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中山汽车总站的红色钟楼——那是k995的起点站,此刻正停着几辆待发的白色客车。
\n
“从利和广场到中山汽车总站是3元,折后1.5元,”芙宁娜给刚上车的年轻人补票,“您刷中山通吧,比投币划算。到横古路口还要5元,全程累计8元,折后4元,逐级递减一分不差。”她忽然从票箱里翻出沙古公路的手绘地图,“等下走沙溪那段,能看到百年榕树,k995可看不到这风景。”
\n
7:05,车辆抵达中山汽车总站。站台旁的小吃摊飘来肠粉香气,几位拎着行李的旅客匆匆上车。其中穿西装的男生看到空的速写本,笑着说:“你们也去古镇?k01路比高铁还方便——从总站到横古路口20分钟,票价5元,比打车省20块。”他指了指窗外的宇通h18,“那不是202路的独苗吗?你们拍公交特辑的话,这角度能框进三台车。”
\n
王萱立刻调整相机角度,镜头里绿色的k01路、白色的k995路与银黄相间的202路在站场形成三色交汇。“这才是中山公交的全家福啊,”她按下快门时感慨,“老线新线快线慢线,少了谁都不完整。”车辆驶离总站后,路面渐渐升高,沙古公路的路牌在前方闪现。阿黄切换到运动模式,比亚迪c8的电机发出轻微的嗡鸣,速度稳定在70公里/小时——这是线路的最高限速。“前面要过沙溪的连续弯道,”他透过后视镜提醒,“c8的esp系统刚升级过,过弯时会自动调整扭矩,你们感受下。”
\n
王萱盯着扶手台上的半杯水,水面在过弯时只倾斜了不到10度。“这稳定性比k995还厉害,”她惊讶地说,“明明是同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