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汉:礼的重塑与波折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觉得以前的礼仪太乱了,得统一一下,就把六国的礼仪都收集起来,挑了一些好的,制定了秦朝的礼仪制度。这可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统一,背后其实有著深刻的政治考量。秦始皇想要通过统一礼仪,来加强中央集权,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才是老大,都得听他的。比如说,秦朝规定了皇帝的称號、玉璽的使用、朝见的仪式等等,这些礼仪都显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秦朝还颁布了法律,来保障礼仪制度的执行,要是有人违反了礼仪,那可是要受到惩罚的。这样一来,秦朝的礼仪制度虽然是在六国礼仪的基础上制定的,但却有著自己鲜明的特色,更加注重等级和权威。
汉朝建立初期,因为天下刚刚平定,百废待兴,也没心思去搞什么新的礼仪制度,就乾脆沿用了秦朝的礼仪。但是,这秦朝的礼仪毕竟是为了维护秦朝的统治制定的,和汉朝的情况不太一样啊。所以,后来就有大臣提议,要重新制定汉朝的礼仪,让它更符合汉朝的国情。汉文帝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按照儒家和五德始终说建立汉朝的礼制。汉文帝一开始还挺感兴趣的,组织大臣们討论,准备以土德代替秦朝的水德,进行礼制改革。可是,这事儿遭到了以丞相周勃、太尉灌婴为首的一大批开国元勛的反对。他们觉得贾谊这个洛阳来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刚出来混,就想独揽大权,把事情都搞乱了。汉文帝没办法,只好把贾谊放逐到长沙王的封地做王太傅,第一次礼制改革就这么夭折了。
汉文帝这一受挫,很长时间都没再提礼制改革的事儿。直到九年后,鲁国人公孙臣、赵国人新垣平又提起这事儿,汉文帝就又心动了,开始了第二次礼制改革。可没想到,这次还是失败了,新垣平还被夷灭三族。这两次礼制改革都失败,主要是因为改革触及了开国元勛权贵集团的利益。这些开国元勛跟著刘邦打天下,好不容易得到了权势和地位,他们可不想因为礼制改革,让汉文帝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自己的权势。所以,他们就联合起来反对礼制改革,寧愿汉朝政权名不正言不顺,也不愿意自己的权势受到损失。
后来到了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瞅准了诸侯王势力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