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用场景丶礼节差异,甚至还引了实例佐证。
他心中凛然,意识到这看似简单的批注,背后是对整个礼制体系的深刻理解。
李畋又拿起《春秋墨义要览》,书页翻动间,一股更沉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春秋》微言大义,一字之褒贬,荣于华衮;一字之贬斥,严于斧钺。墨义于此,重在『明是非,别善恶,通权变』。」
他翻到一处明显被多次翻阅丶书页边缘已发黑的部分:「此乃方才你我所谈『责帅』之论相关集注,你既知此论之重,便更需深究其源流。」
陆北顾看到书页上罗列了数道关于「责帅」的真题。
「『帅师不称师,何解?』。」
「『《春秋》书『晋杀其大夫先縠』,责在何人?』
每一题的集注都不仅给出答案,更引经据典,剖析《春秋》笔法背后的大义。
「《春秋》墨义,绝非孤立考校字词。」李畋喝了口茶,「它考的是你对圣人大义的理解,对历史兴衰的洞察,对现实政治的映射,欧阳修丶宋祁丶范镇丶梅尧臣修《新唐书》力倡古文,在其中对《春秋》经义的尊崇与阐发,却是不遗馀力而明年的主考官,大概率就是修《新唐书》的这几位里面挑一个,而宋祁如今已经离京,所以也有可能是其兄宋庠。但不论是谁,省试命题,亦必受此风影响。」
听到这话,陆北顾刹那间怔了怔神。
——猜的这麽准?
他当然能从记忆里得知明年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副考官是梅尧臣,并且能够以此投其所好,但这是作为穿越者的信息优势。
而身处时代洪流之中的白沙先生李畋,却能从官家为了与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相区分,所大力支持修《新唐书》,以及用支持古文运动几人来主持修《新唐书》,这两件事情的政治导向,判断出明年墨义的题目重点,这眼光就实在是有够老辣了。
这里面的逻辑其实很清晰。
因为欧阳修等人都是宋代古文运动的主力军,所以他们不仅倡导「古文体」,还为了对五代十国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的风气进行纠正,在修《新唐书》的过程中以春秋经义为核心,强调尊王攘夷丶正名定分丶诛乱臣丶讨贼子丶明君臣之道丶辨华夷之防。
所以,这也注定了无论是谁当主考官,墨义的出题方向,都会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进行。
李畋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能够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