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提前押题【求月票!】
李畋从书案后起身,走到靠墙的书架前,那几排高大的书架几乎顶到了房梁,上面密密麻麻排满了各种典籍丶卷宗和手札。
他动作迟缓地从中抽出两本厚厚的大部头。
「哗啦」一声轻响,两本线装书册被放在了陆北顾面前的书案上。
书页边缘已有些卷曲磨损,显然是常被翻阅的旧书。
——《春秋墨义要览》与《礼记墨义要览》。
「省试之重,首在墨义。」
李畋似乎话说多了,声音变得更沙哑了:「此乃根基,根基不牢,纵有锦绣文章,亦是顷刻即倾。这两本书汇集了自国朝自官家登基以来,特别是庆历丶皇佑年间礼部省试所出的《礼记》丶《春秋》墨义真题及其精要解析。」
此前,合江县县学学正,曾经借给陆北顾三卷《礼记举隅》,当时就提到过《礼记墨义要览》这本书。
只不过对于当时的陆北顾来讲,这种礼部省试才能用到的书,实在是太难了,并不适合他,远不如用于速成的《礼记举隅》对于成绩提升的效率高。
而既然白沙先生这里有,又能直接指导,便再好不过了。
他翻开《礼记墨义要览》,只见里面小楷密密麻麻,除了大段大段关于《礼记》各篇章字词丶名物丶制度的精准释义,更多的是在题目旁细细批注着「易混淆」丶「常考点」丶「需辨析」等字样。
而许多地方,还有李畋自己的旁注,用更小的字写着与其他典籍的互证,或是对前人注解的补充。
显然,这本书属于李畋的「教案版」了。
「《礼记》乃礼乐制度之渊薮,亦是省试墨义之大宗。其精要在『明器数,辨等差,通人情』。」
他随手翻开一页,指着一道题:「看此,『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郄地曰会』。此题看似简单,考的是《曲礼》相见之名,然其背后关联的是诸侯邦交之礼制。若只死记定义,不明其所以然,一旦题目稍加变通,如问『遇』丶『会』之别与『朝』丶『聘』之异同,便易混淆。」
「此书集注,便在于帮你厘清这些名物制度间的经纬脉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尤其要细究《王制》丶《月令》丶《礼运》丶《学记》丶《儒行》等篇目,涉及治国丶农时丶教化丶士人操守,皆为省试所重。」
陆北顾凝神细看,果然见那道题目的集注旁,用小字详细列出了「遇」丶「会」丶「朝」丶「聘」的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