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这声音甚是清朗,声音似乎并不高,但书院中内外席坐的诸多文士尽皆听的清楚。
众人纷纷举目望去,却见一个身穿月白道服的“男子”,坐在长廊尽头,头戴一顶“幂篱”,遮住了头面。
“他”似乎已经听众大儒讲了许久,此时慨然而谈,一一点评各流派学术之长短,然后话风一转,便引出了王阳明的心学。
“致良知”、“知行合一”……
陆九渊一句句听来,只觉句句搔到他的痒处,兴奋的他几欲手舞足蹈。
可不正搔到了他的痒处么?
心学本就是这位象山先生陆九渊为之奠基的,到了王阳明的时候,继承了这位象山先生的心学学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的。
现在这位心学创始人,听着在他的心学基础上得以大成的心学思想,当然是有句句都说到了他心眼里的感觉。
“他”讲到一半停下,微微掀起“幂篱”,饮茶润口的时候,堂上众大儒便纷纷走出来,到了“他”的面前。
彭大先生恭敬地作了一揖,看“他”头戴“幂篱”,显然不欲让人识得“他”的相貌,却还是心有不甘地问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某姓木,名易。”那人拱手还礼,声音清越,男女不辨。
彭大先生道:“木先生之学,发人深省,可否请到堂上讲道。”
那位木先生想了一想,就把茶杯放到一旁茶盘中,起身走往堂上。
陆九渊急忙起身,快步上前,抢在那位木先生的仆人之前,把茶盘端起,毕恭毕敬地跟在后面。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