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主动辞职
陪老太爷去承德的军机大臣有三位,一是和珅丶一是王杰,一是松筠。
留守在京的军机大臣也是三位,一是福长安,一是董诰,另一位则是虽然不上班但仍挂着「首相」之名的阿桂。
阿桂乃本朝第一重臣,四次图绘紫光阁功臣像前列,老太爷若离京必留阿桂在京。
因此在外人看来阿桂现在不问世事,如同一个「吉祥物」,好像于朝堂没有任何作用,然而在老太爷心中阿桂就是一根定海神针,因为只要有阿桂在京师就不会出乱子。
单这份观感,便是和珅也是远远不及的。
这些天来,七十多岁的阿桂身子骨和精神状态都不佳,毕竟老来丧子,心中难免过于悲痛。老太爷离京时也放心不下阿桂,特意派仪郡王永璇探望阿桂,除给阿桂赠诗一首,还嘱咐阿桂无事时可以到圆明园去逛逛散散心,这可是连皇子都不曾有过的待遇。
阿桂谨守臣子本份,自是不会去皇帝的园子乱逛,也同前几年般不问外间事务,只在家中静养。
这日,门房来报有客人要拜见老爷,来人是兵部右侍郎胡高望。
胡高望榜眼出身,学历很高,做过山东丶湖北的乡试官,在礼部也任过侍郎,去年还出任提督江苏学政,后不知何故被调回京中授兵部侍郎衔。
此调令是老太爷亲自拟定的,没有给出任何迁调理由,知晓内情的人却知道是和珅在老太爷那上的谗言。
原因是胡高望在江苏任上拿和珅的人开了刀,为保门下走狗,和珅便在老太爷那里参了胡高望一本,导致胡高望匆匆结束学政任期,灰溜溜的回到京师。
兵部的汉侍郎于兵部事务基本没什麽发言权,大清眼下也只有高原一场战事,主导者是大将军福康安,兵部这边完全是配合福康安。满汉尚书都于战事影响有限,况区区一个汉侍郎。
有人说,各部的汉侍郎就跟地方州县的佐贰官一样完全是堂官的陪衬,这形容有点偏颇,但以职权来看也不是没有道理。
倒是外放地方的官员若加兵部侍郎衔,起步就是巡抚;加尚书丶左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就是执掌一方的总督。
因而官场有个说法,叫宁做假侍郎,不做真侍郎。
无事不登三宝殿,胡高望这次过来拜见阿桂,是因为承德那边来了谕旨,老太爷要把圣祖丶世宗两朝沿续下来的各省督镇空名坐粮归入养廉。
什麽意思呢,就是原先规定提督可养90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