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起的。大部份,都是跟明有了性的补特伽罗而生起瞋恚的,很少跟无情的境界生起瞋恚,很少。那这怎么办呢?就是修慈悲观,没有其它的方法。
\n
这个慈悲观的修行,有两个次第:
\n
第一个,你先修平等捨。平等捨就是说,你观想这个人跟人之间的因缘有冤家的因缘,有亲属的因缘,但这样的因缘都是不决定的,冤亲的因缘是个个不决定,说你现在跟他是亲属,你看到他很欢喜,他看到你也很欢喜,其实这件事情是不决定的,可能你们前生是冤家也不一定。你今生是善因缘,来生也可能会变成冤家也不一定,这个冤家跟亲属的因缘都是不决定的。
\n
不决定就是说,先把我们对于众生的定位先剷平,不要认为说你一定是跟谁是好因缘,跟谁是坏因缘。就是我们的内心当中这个不平等,高高低低的山先把它剷平,就是修慈悲心,为什么你要剷平?你不先修平等捨,你直接修慈悲观,你可能就是没办法平等,你对某一个人能够生起慈悲心,但是对其他人可能有困难。所以在修慈悲观第一个前方便,修平等捨心,观冤亲的因缘是不决定的。
\n
修平等捨以后,接着就正式修慈悲心,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这个时候你应该观想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是有无量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母亲,有母亲才能够受身。这样子讲,我们无量劫的流转,每一个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不管是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蚂蚁,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我的母亲,但是他们曾经做过我的母亲的事实是不能改变的。知母以后念恩,我们忆念这个母亲的恩惠。这个母亲从十月的怀胎的呵护,到出生以后的养育等等。
\n
念恩以后我们应该要报恩,我应该去报答母亲的恩惠,就是说,虽然他现在不是我的母亲,但是他做我母亲的时候,对我的恩惠,这件事情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一定要报答他们。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生起慈心跟悲心,我们愿意把我们每一个功课做完的时候,我们愿意生起善意、善念,观察无量无边的有情都是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我愿意因为我这一堂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他们有痛苦,把这个痛苦拔除,他们没有安乐,我赐给他们种种的安乐。这样子,慢慢、慢慢地,我们就能够自己跟一切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