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当中,建立一个良好关系。
\n
就是这个瞋心的生起,往往是一个对立,就是我认为你跟我没有关系,你跟我没有关系,你在痛苦当中跟我没关系,你是不是有安乐,也跟我没有关系。那我们很难对众生生起善意,现在就是不对,我们的思想不能狭隘,我们不能只看到今生,我们应该从今生的狭隘的时空解脱出来,看到过去的无量的时空的生命。经过无量生命的检视以后,我们确定,原来一切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样子就建立我们跟众生的一个密切的感情,我们就很容易对众生生起善意,试着我们有一份的心情要去报答他们。
\n
这种心情生起了以后,就算人跟人之间有什么问题,我们也愿意、容易包容,因为人跟人之间有关系的时候,有密切的时候,他这个没有对立的时候,他就容易化解瞋恨。所以他这个无瞋、慈悲观是这样子生起的,就修这个慈悲观。我们就是透过这个止观的力量,慢慢地来调伏心中的贪欲跟瞋恚,调伏现行烦恼。
\n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这个无贪无瞋的善根的生起,是约着这个对治道安立的,不是说缘缺不生而安立的。说你现在在这个地方,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你也没有起贪欲,也没有起瞋恚,哦,这样子叫无贪无瞋,不是的,这个叫无记。就是说,这个无贪无瞋就是说,你内心当中有一种强大的正念的力量,一种念力的光明在心中保存在里面,随时准备对治烦恼,他这个力量是一种正念的力量。不是说这个恶因缘不现前的时候,那种有覆无记的状态叫无贪无瞋,不是的。那是一种正念力的栽培生起的。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无贪无瞋无痴是这样子生起的。
\n
我们就是从前面的一份的信心跟惭愧,这个宗教情操以后慢慢地深入经藏,遵修止观,使令内心当中有一种正念力,来调伏心中的烦恼的波动。这个时候我们也觉得内心当中也比较做得了主,不是说像过去心随境转,动不动就起烦恼,就不会像过去的躁动。这个时候我们对于修行的信心也会增长,信心引生智慧,智慧也加强信心。
\n
但是这个时候的无贪无瞋无痴的信心是散乱心,那是一种闻思的智慧生起的散乱心。所以我们还可以再进步,就是从闻思的智慧进步到一个修慧——轻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