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这个优势,我们至少还能享受两年红利。
所以,与其考虑大幅动工资,不如继续强化我们的优势,就目前的基础工资,菜场还能应付,
提成比例,我也暂时不想变」」
易定干追问:「奖金呢?」
陈家志沉吟道:「我觉得可以把差距拉开,长期表现不合格的菜工也要剔除,如今花城丶深城满大街都是南下来找工作的人。
我们要充分利用工价高的优势,带出来一批精兵强将,这件事就交给你做,童刚配合你,怎麽样?」
易定干思索了一下,认为这也是一个办法,喝了两杯茶后,他又下了楼。
陈家志很理解他的担忧。
八九十年代,珠三角的供港菜场发展很迅速,靠的是什麽?
一是人工不值钱,二是菜价好,即使有被中间商吸血,但利润依然很不错,
而陈家志把工价抬得太高了。
易定干能考虑到并提出这个问题,证明他有在思考如何经营一个菜场。
这让陈家志挺欣慰。
但工资结构不能变,工价也不好降,这是菜场保持高效率丶高品质的不二法宝。
当下的菜工很吃这一套。
等到后世就不行了,2025年时,收菜工月工资至少1万元以上,干活还不爽利。
与之相比,菜价也不景气,所以95%以上的菜场都是亏损。
老板入行时开奔驰劳斯莱斯,一年后就只能骑小电驴了。
然而,依然有大企业大资本投资蔬菜基地。
基地不赚钱,但其它环节可以赚钱,这就是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
陈家志也在往这方面做,虽然每个环节都还极其纤弱,但如今也是九十年代,各个环节面临的竞争都不强。
在菜场经营上,也是他的拿手好戏,需要高工价来吸引一批能吃苦耐劳的优质菜工,关键时候搏一搏行情。
其实工价也没高出多少。
江心菜场基础工资12元/天,比花城平均菜工工价高出10%~20%。
但年亩产量和亩均收益上,江心菜场比平均水平远不止高出20%。
维持现有的工价没问题,且有必要。
但易定干也提醒了他,可以利用这次的『危机」,剔除队伍里滥等充数的人。
另外,就是下游环节要早点做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