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使其变成空壳,待价而沽。醉翁之意不在酒,买家的意图不是肉,而是壳--即上市地位。
其实,借壳上市中的‘壳‘,是指取得控股地位股东易位的上市公司。一般情况下,这类公司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或处于停业状态,或无业绩,总股本或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少,股价较低。而借壳上市就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或一级半市场收购上市公司股票,或通过有偿授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及法人股权,从而达到收购控制壳公司并将自身多资产注入到壳公司的一种资产重组方式。
对这种壳资源的定位,有关专家认为,只有连续筹资能力即有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才是比较理想的壳,因为控股至少三年内失去筹资功能的公司,资金捉襟见肘,回旋余地不大,改变‘弱者恒弱‘的成本实在太高。
但是,愿意转让壳的上市公司又大多是因为经营状况处于亏损或濒临亏损,失去应有筹资功能,面临被摘牌危机而不得不‘金蝉脱壳‘,而真正具有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接受控股要求买壳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因而在实际借壳上市操作中,壳一般被定位在那些规模较小、业绩平平或亏损的上市公司身上。既然壳是一种稀缺资源,是有市场价值的,不是随地可觅,随处可见。因此,在寻找、选择壳方时,必须做出详细的分析、理性的判断,以求发现尽可能低成本的壳。
近年来市场上总有这样的倾向,凡是壳公司都会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股价直线上升,甚至翻一翻看来都极为平常,壳成为二级市场炒作三线股的主要题材。
伴随着市场上资产重组热的升温,借壳之风也愈演愈烈,因而在市场容量有限、公司上市实行配额管理的情况下,借壳成为许多公司间接上市的途径。
在证券市场上,收购兼并行为是经常发生的,这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本结构,提高资本经营效率,对市场、对企业来说都是有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