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百万级里程碑的居安思危
金九银十,九月份尉来的生产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把产能往销量高的车型调节,加上原有准备的库存,因此销量上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受补贴倒计时的影响,10万元至20万元市场全面爆发,星途S01,海豚,元PLUS,星河P1等主力车型需求旺盛。
「BYD把燃油车业务全关了,还真没什麽毛病啊。」
檀锦程手里拿着的是尉来每个月的销量,在他的桌子上还散落着几张A4纸,是另外几家今年的销量,分别是特斯拉,BYD以及吉利。
今年除了前两个月,尉来单月总销量就没有低于十万辆过,三到五月份,在BYD产能受限,特斯拉受沪市方面的影响,两者产能出现了阶段性的问题,尉来第一时间抓住了这个机会。
从今年三月份,尉来拿下单月十万辆总销量的好成绩之后,此后每个月的销量都保持着稳步上升,至八月份结束,尉来全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已经创下了百万辆的销量。
在还有四个月的基础上,尉来全年新能源汽车完成度已经超过了70%,九月初,尉来顺势宣布重新调整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期,将之前的目标提升至全年160万辆。
跟着尉来之后的是BYD也顺势调整全年销量预期,将之前的120万辆销售预期提升至150万辆。
两家大幅上调销量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徵,首先就是这两大车企每款车型的产能爬坡已经完成,BYD长安,庐州工厂的投产,尉来庐州,常州产业基地同样于这一时期顺利投产。
其次就是在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的政策窗口期,两大企业提前锁订了大量的订单,在两者主要的竞争对手特斯拉车型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其政策以及产能的优势发力。
除了这两大外在因素之外,最为关键的是两大车企在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从上至下的垂直整合能力,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在电池供应上,尉来能够实现100%自主可控,除了部分如知豆这样的旁系品牌出于成本考虑,会引进一些如国轩之类的二级供应商,尉来主产品体系里,电池全部由锦新时代供应。
半导体与电控方面,今年四季度开始也能够实现产业链的自主,摆脱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尉来的集成化电驱,采用高度集成的电机与电控系统,效率能够达到特斯拉一般的水平。
另外持续投入研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